

今年以來,貴州高速集團所屬高速投資集團生態公司聚焦“四型企業”創新型企業創建要求,緊盯市場需求,加大科創力度,持續對ECOF四微物化膜工藝污水處理技術迭代升級,實現了新一輪設備應用推廣,對內對外市場開拓取得明顯成效。
最近,生態公司申報的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基于污水處理的電化學處理裝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截至目前,生態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ECOF四微物化膜工藝污水處理技術的8項專利申報取得階段性成果,是該技術自去年9月以來在清鎮收費站投入使用后的又一新突破。
向新求實 技術再升級
“快一年時間了,清鎮收費站污水凈化蓄水池內的6條金魚依然游得歡暢自在,可以說污水處理成效大家都有目共睹。”生態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去年9月以來,在清鎮收費站投入使用的ECOF四微物化膜工藝污水處理技術每日可處理5噸污水,實現站內生活污水全部處理。
運用該技術處理后的清水試驗指標總氮、氨氮等全部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標準A標準限值內,部分指標遠優于一級標準A標準,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于沖洗道路、澆灌植被等,降低了管理運行中的環境污染風險,有力解決了服務區、收費站沿線生態文明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的痛難點問題。
那么,如何令出水水質穩定,實現節能降耗?傳統污水處理設備易銹蝕、滲漏怎么辦?生態公司以實用性、市場化為導向,不斷探索污水技術設備迭代升級的突破口。
技術團隊將曝氣風機的電機改為永磁電機,可以通過直流電流控制電機的運轉速度,實現精準控制流量并節約成本;從A²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提升為AOAO(厭氧、好氧、缺氧、好氧)工藝,增加一個好氧工藝,并將原先的管式消毒器材升級為箱式消毒器材,延長出水消毒時間,新增了前端電化學技術替代傳統填料凈化和后端紫外線消毒工藝,使設備更符合污水處理實際需求。
生態公司污水技術工程師楊軍介紹,現在這套技術和設備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污水處理的成本,具有消毒效果好、出水穩定、使用壽命長、自動化程度高、節約能耗、占地面積小的優勢特點。以清鎮的設備為例,每日處理5噸污水僅需約6度電,在5年周期內運維成本可降低21%,10年周期內運維成本可降低35%;外型尺寸相比同等量的傳統設備縮小了3倍,占地面積??;新型設備箱體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內部構件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
而此次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一種基于污水處理的電化學處理裝置”實用新型專利,是基于上述技術研發的又一新突破。該技術利用電化學原理,可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或無機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進而凝聚、浮除,將污染物從水體中分離,可高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磷酸鹽等各種有害污染物;同時該專利通過設定U形限位套和定位管,代替了原來通過工具用螺絲釘將電極板安裝在空間有限的反應槽內部的做法,解決了目前電化學處理設備電極板安裝拆卸不方便的問題。目前該專利技術在國內污水治理行業具有領先優勢。
內外發力 市場更廣闊
“2021年公司營收實現1.2億,其中污水處理業務收入達到了1213萬。”生態公司負責人王懿表示,一系列通過技術創新為設備賦值加碼的舉措,讓公司污水處理技術獲得了省內外媒體相繼關注,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機遇。
目前,生態公司已在集團公司外部市場推廣近30家單位,與銅仁水投水務、首鋼水鋼集團、仁懷釀酒污水處理、梵凈山旅游道路部分污水處理等項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與貴州省浙江總商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同時,生態公司在集團公司內部開啟了新一輪設備應用推廣,安順路寶灣服務區和龍宮隧道口已投入使用,花溪、白云服務區在施工階段待投入使用。
技術創新+市場化拓展,讓生態公司取得了較好經濟效益。2022年以來,截至目前生態公司污水處理設備銷售達272萬元,相關聯的污水處理業務完成合同簽訂886萬元。
按照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戰略部署,下一步,生態公司污水處理技術也將運用數字化運作方式不斷推進技術迭代升級。記者看到,在生態公司建成的污水處理實驗控制室內,污水處理技術電控系統與多模塊互聯檢測智能多點控制系統相配合,利用智能控制、集成檢測等技術,污水處理設備正逐步邁向全自動化控制。
“后續將力爭向全省472個服務區和收費站推廣污水處理技術設備,不斷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打造生態環保企業新標桿。”王懿表示,生態公司將繼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強化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合作,不斷促進生態環保業務發展,讓貴州高速公路增添更多綠色智慧,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出新績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貴州高速”公眾號)